成都:今年力争建成100个!
成都市新都区,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简称“微网优联”)所在地,在“5G+工业互联网”支撑下,网通终端产品单日满产产能提升至6万台,可实现熄灯作业。这是成都制造业“数实融合”的一个缩影。
成都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数实融合成一大发力点。尤其在制造业,一批本地企业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数实融合。
东方电气、四川开物、安睿智达等5个企业的项目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大汇物联、星云智联、亚信科技等企业的5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在成都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型企业和平台型企业“两条腿走路”成常态。
成都的目标是,通过推广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延伸和智能化生产等先进制造模式,今年力争建成10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4月7日上午10点,微网优联厂区仓储区电子元器件、壳料和包装材料已根据当日生产任务准备就绪,这批原材料随即将被投送到产线。这家企业从事路由器、光猫、机顶盒、摄像头、交换机等网通终端产品生产,产线24小时运转。
“一期项目网通产品单日满产产能从3万台提升至6万台。”微网优联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6月16日,微网优联成都一期项目投产。这座工厂以工业4.0为建设标准,瞄准提升工厂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产能倍增,企业决定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产线进行升级改造。
↑微网优联产品生产场景
“投产时便布局了自动化产线,然而设备之间存在‘信息孤岛’,后来联合中国移动打造了‘5G+工业互联网’生态。”该负责人介绍,2022年起,企业通过一套系统对所有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和管控,寻找提升产能的最优解。“以前是一台电脑管一台设备,现在是由一套系统把它们串联在一起,成为一整套生产和制造流程,打破单台设备独自运转的‘信息孤岛’,车间可熄灯作业”。
“触网”之后,微网优联产能陡增。小布采访得知,仅在集成电路自动生产领域,其生产效率比传统工艺提升了40%,产品质检准确率提升至99.5%以上,设备故障率降低至25%以上,产线布线成本降低了100余万元。
工业互联网给企业降本增效带来的影响,体现在良品率和产量等方面。“比如,某天我们的良品率应该做到99%,突然停留在98%,系统就要对所有的不良产品进行分析,通过数据溯源,最终查找出是哪个工序出现了问题,并反馈给操作人员进行改进。而在产量方面,系统也会分析每个工序所需的时间,查找出工序较慢的情况以提升生产效率。”相关负责人说。
微网优联二期项目核心工厂将于今年6月投产。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在现有车间开展二期项目的产线测试,未来会布局48条新产线,构建更加庞大的工业互联网体系。
↑微网优联二期项目效果图
除了应用型企业外,成都还有一批主打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型企业。
一款电子屏幕显示“铁矿石”“废钢”“焦炭”“钢坯”等不同功能板块,呈现出该款产品的价格走势。这是4月7日下午,小布在成都积微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积微物联”)所见的一幕,其打造的“西南钢铁指数”平台直观地反映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钢铁市场交易行情。
↑积微物联打造的“西南钢铁指数”平台
“过去,西南地区的钢铁交易价格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参考,而沿海交通物流等因素和西南省市迥异,外地市场价格没法形成相对准确的参照系。”积微物联旗下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陈水全说。
后来,积微物联汇集了来自西南省市钢铁产品的交易数据、钢厂信息,通过数据模型进行分析、预测,为钢铁产品交易提供价格参考。
“每天早晨9点到10点将发布价格走势数据。”在陈水全看来,这套系统的价格预警机制能给产品交易带来一定参考价值。“当某个时段价格走势下跌时,企业就可考虑是否出售或买进相关产品。”
“西南钢铁指数”平台只是积微物联发力工业互联网的一个方向,其打造的CIII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为用户提供钢铁、钒钛、化工等大宗商品的智能仓储、高端加工、智慧物流等服务。该平台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用户超11万家,每年可为产业链上的制造企业降低物流成本8%以上,为供应链上的中间商、仓储加工服务企业等提升效率并增收15%以上,平台年GMV业务总量达1200亿元以上。
采访当天,小布看到企业办公区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来自西南省市钢铁行业采购商的采购需求信息。采购商一旦发布需求后,后续的订单、仓储、物流、加工等业务都可以通过在线办理,坐等发货。
陈水全介绍,除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助力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外,更大的目标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跨行业的“圈”与“链”,在产业链上下游衍生更多业务合作机遇。
“在发布产品采购、物流仓储和产品加工需求信息的同时,平台上的企业可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等业务进行合作,促成更大的生意。”陈水全举例说,平台拥有工业企业数量超过5万个,覆盖矿山采选、黑色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发电等8个行业,可成为跨行业建圈强链的一个纽带。
从业务模式划分,工业互联网可分为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六大模式,上述模式成都企业均有涉及。
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实融合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不少省市都在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而数实融合成为一个发力点。今年初,“数实融合”便被写进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
成都的数实融合还面临“压力测试”。成都的目标是,今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至14%,实施“千企数改升级”行动。这意味着需要更多本地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
成都瑞雪丰泰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雪丰泰”)今年以来一直在抢抓生产,每天会有一批成品打包发货。由于产能不断提升,需要更加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指导生产。
“通过工业生产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相融合,我们将厂内4条智能化产线、10套柔性智能化生产单元、112台高精密生产设备全流程互联互通,最终促成原材料、设备、生产线以及工人、供应商、用户的紧密连接,优化效率、降低成本。”瑞雪丰泰总经理赵明说。
还有哪些企业在“触网”?近日,2022年度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资源池服务商名单公布,成都78家企业入选,占比达1/3。
成都工业互联网的“家底”有多厚?据成都市经信局数据显示,仅在平台端,已建成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汇聚140余家第三方超百类服务资源,培育30余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本地平台。
相较自研自用这类“单打独斗”模式,一些应用型企业正尝试打造工业互联网公共平台,微网优联便是其一。
微网优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产业生态培育方面,已吸引4家供应链企业落地成都,未来投用的二期项目已经有10余家上下游企业拟入驻,希望在成都打造更大的网通产业生态圈,以后或向业内企业提供整套工业互联网服务。
在陈水全看来,工业互联网应该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希望通过加快大宗商品产业生态圈的打造和完善,助力实体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链降本增效,在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成都商报-成都发布记者 | 叶燕 宋嘉问
部分图据成都发布资料图
成都发布编辑|语伞